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编辑|蕴藏冬夏


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

不同时代由于受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必然产生着相异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从而对特定时代下文艺作品中教师形象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需家把教育为上位,“师”的地位被排在“天地君亲”之后,我国人们也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陶冶。那时的人们对“师”的要求也极高,主要体现在对道德与人格上,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倡导“仁”为中心体系的孔子,例如影片《孔子》。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而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主张“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将教师的本职工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排在第一位的“传道”,就强调对道德文化的教授与传承。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的固有印象都是传统美德的化身、清贫乐道的楷模等“圣职”形象。这一特点一直到21 世纪的今天,对国产电影建构与传播的教师形象的类型仍然有所影响。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国家强调个人的利益与个人的得失必需服从于集体的利益,提倡“公而忘私”、“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整个人们都笼在这种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思想下,电影创作中所建构与传播的教师也均为政治路线而服务,普遍呈现出无私奉献和甘于牺牲的意识致使独特个性的教师形象几乎没有。例如《园丁之歌》中一心要搞好教育革命的女教师余英,还有《决裂》影片里沦为被讨伐对象的教务主任孙子清。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人们就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拨乱反正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等从而一定层面上也令教师群体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从新得到肯定。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80代中后期伴随着政治高压的解除和社会的转型,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文化产业与教育事业也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令以往奉献主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的侵蚀。在旧的价值观念被击碎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稳固形成之时,全体教师们困于严重的无信仰可追逐的断裂阶段。'使得他们既徘于“蜡烛”“园丁”“人工师”等无献的价值观中,又迷茫于世俗社会里自己的启蒙价值观不再具有说服力,在困惑与犹豫中摇摆不定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90年代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所操控着,商品意识也“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未给人多余的可供思考的空间,就被卷入了争名夺利和贪欲纵横世俗之中。科技力量、商品价值似乎左右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支配与控制着人们的各种欲望与需求。以往教师们奉献主义的价值观在社会金钱价值观的评判下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从以往万众瞩目的神坛一下子跌落普通的人群之中,与生活中的普通民众并无区别。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在新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之时,人们极度渴望抓住一些可见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最简单、直接、实惠的金钱成为人们价值衡量的首选。在如此价值观之下教师们也放下自身的倔强,从对以往的抵制到最后自称为普通市民中的一员,教师们彻底认同了市民价值观,并毫不在意的将自身的知识也变换成金钱,有的亦被金钱与名利所蒙蔽双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21 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化,我国形成以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存的的社会文化结构,其中大众文化成为当今最为盛行与最富活力的文化类型。这反映在电影作品之中则主要聚售于它所归属的社会现实中的市民阶层,展现市民价值观和市民阶层所代表的庸俗化、娱乐化的审丑意识。另外,伴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西方社会的盛行加上迅速兴起与扩张的各种媒介让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更加的多样,西方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公平、个性等文化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对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新世纪对个体价值和地位的肯定以及提倡个性张扬和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成为社会大众追逐的主流价值取向。使得学生开始质疑教师的权威性,教师敢于反抗校园规章制度甚至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例如《全城高考》里的秦鹏敢于质疑教师的权威性,《紫香视下》里的叶老师敢于反抗校园规章制度等,从而让电影作品中建构与传播出的一批个性张扬、放浪不羁的“教师形象”,比如《和你在一起》的江老师、《老师也疯狂》的肖子恩、《洋妞到我家》的娜塔莉老师等。与此同时,传统固守打骂教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忽视个性、创造性的以学生成绩为首位的应试教育的价值观也同样反映在新世纪的国产电影之中,比如《青春派》、《谁的青春不迷茫》、《看上去很美》等影片中的师长权威、不苟言笑、急功近利型的教师形象等。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受众审美趣味的选择

建国初期,饱受战乱后的中国经济较为薄弱,人们的的欣赏水平也普遍低下。在那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受强大的政治高压的影响,任何百姓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享受都会遭到集体的排斥。受众的审美趣味也无形之中被我国强大的“泛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所左右着。人们普遍崇尚英雄、模仿英雄,影视作品也着重刻画出无数个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来满足人们英雄主义的审美趣味。因此影视作品中的建构与传播出的教师都是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敢为人先等品德高尚的一面,人物形象单一化、脸谱化现象明显。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新时期初,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并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相应的距离,而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隐形渗透和文艺作品的传入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大众的审美空间逐渐被扩大。即便以往英雄主义的审美惯性依然驻留在人们的心中,但是人们逐渐将视线聚焦在人物的本身。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发现英雄也是人,英雄也应该有七情六欲的困惑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疲惫与苦恼,他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而非完美无缺的神话。大众的审美趣味将电影中的“英雄”拉入到人世进行关照,同样的,电影中的教师也是如此。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的逐步介入,令市民意识形态产生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审美的感性化’又为市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普遍的信仰空巢的断裂期人们以往英雄情结的审美趣味宣告终结,大众将目光聚焦于自身。过去以启蒙姿态自居的电影中的教师被拉入平民中的一员,与普通百姓阶层平起平坐。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九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商品市场的日趋成熟使得受众的审美趣味某种层面上也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市民价值观相吻合。大众审美趣味由以往的对道德品质的观照转变为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也随之对文艺作品中星现出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多的需求,呼吁展现普通人日常真实的工作与生活现状、情感世界和传达市民阶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成为文艺作品迎合受众审美趣味的指向。为了使受众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并得到审美上的愉悦,电影中建构与传播的教师形象开始聚焦大众文化所归属的社会现实中的市民阶层,着重表现教师内心纠结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对金钱、名利、权势的追逐等,使得教师们世俗化的生活状态一一呈现在银幕之中。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都市化的现实生活和剧烈化的竞争市场使得受众常常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人们不愿再接受空洞乏味的说教,开始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感,而倾向于那些以丑为美、以俗为雅的娱乐性的文艺作品,即便是浏览庸俗化、妖魔化的教师形象,观众也会莫名的兴奋。人们希望电影中的人物能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追逐与消费,以及通过窥视电影中人物性欲望的表达来获得自身的释放。

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传播形象有所不同

在“白日梦”式的电影中舒缓内心的焦虑、压力、抑郁等,转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从而获得欲望满足的快感。这使得电影中建构与传播的教师形象不再仅仅是不苟言笑、追名逐利,有些作品甚至通过性、暴力等强烈的感官刺激符码来满足受众窥视他人、逃避生活的快感。过度的迎合受众的审美需要,使得电影中建构与传播的教师形象出现了媚俗的现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