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教育理念

那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提及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有声音表示,中国从办学时起就在模仿,一开始模仿日本和德国,之后学美国、苏联,现在转而又开始学习美国,言及“世界一流”必定哈佛、耶鲁,忘记了自己长在中国。

诚然,自己脚下踩的这片历史舞台只属于我们,我们要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全球化时代,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必定不会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呢?

在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中,或独树一帜、各自琳琅,或勇于变革、打 破束缚,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璀璨光芒。 尽管各它们在教育理念上个性鲜明,但是经研究发现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毋庸置疑,这些共性是值得品鉴的。

1、注重英才培养是不变的内核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任何一所大学不能避免的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尽管学校之间各有侧重,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但是注重英才培养是其不变的内核。

在工业革命浪潮中,自然科学脱颖而出,教育内容开始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

一流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开始转变,转而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精英,如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

这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英才教育的要求,几乎惊人得一致,那就是要求学生具有领袖品质!

在培养英才的过程中,世界一流大学又呈现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围绕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培养精英人才。

麻省理工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在20世纪初它还只是一座普通的技术学院,以培养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为使命。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它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因为抓住了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契机,适时调整办学方向。

这种一旦国家有需要,义不容辞冲在前面的学校,更有机会向世界一流迈进。

纵使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古典大学,在现代化的转型进程中,也不再以造就有教养的绅士为目的,而以培养服务社会的精英为己任。

第二,重视发展学生的才智,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

旧知识容易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知识日新月异,旧知识很快被新知识取代,具有较强创造力的学生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新生代——斯坦福大学,从建校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用了70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被其奉为最重要的教育信念。

实际操作中,斯坦福大学不仅开设开发创造力的课程,还将创造力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它还是最早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设跨学科课程的大学,目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力。

第三,严格的质量管理是造就英才的不二法门。

在规模和质量之间,世界一流大学无疑会选择后者。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耶鲁大学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张,该校十年间人数增长2000余人,面对不断扩大的规模,耶鲁大学董事会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放慢规模增长,坚持质量优先,提高教师和学生之比。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注重选拔优秀的教师资源,生师比也控制得极低。

2、丝毫没有忽视德育的重要性

现代大学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使命,道德教育被弱化是普遍现象,当科学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后,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世界一流大学丝毫没有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些大学里,道德和责任教育受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的关注,被视作人才培养之基。

古典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而非有学问的人,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牛津大学坚决反对追求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强调人性教育。

柏林大学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将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知识达到修养的媒介(由科学而达致修养)。

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维斯特就相当重视道德教育,在谈及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应承担何种职责时,维斯特提到头等大事就是道德与伦理的决策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世界一流大学以培养英才为己任,服务社会、敢于担当是其所培养人才的必备品格。

以保守著称的牛津大学,在许多重大事件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两次世界大战中,牛津大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论证英国参战的正义性,亦动员师生员工投笔从戎,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让自由之风劲吹

学术自由生发于现代大学,为世界各国各类大学所接受和践行,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将其奉为精神支柱。

19世纪,柏林大学可算是当时最自由的大学,自由体现在“教”和“学”两方面。教授有权在最低限度行政干预下,传授自己所选择的任何知识层次。而学生可以自由地选修大学中的任何课程,并可以自由地转换专业,几乎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业。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章程明确规定学术自由的范围,并予以制度保障。例如,芝加哥大学的章程,赋予了大学极大的独立性。学校的董事,教师以及管理层都不受任何约束。

世界一流大学还重视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富有人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潜能。比如,斯坦福大学采用学季制,把一年分为四个学期,以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修习各种课程。

再如普林斯顿大学,对于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的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给予极大关爱,在历经30年病痛后他创造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无独有偶,安德鲁·怀尔斯9年未发一篇论文,埋首于论证费马大定理,之后他获得成功。这一切都源于普林斯顿大学宽松的环境,人性化的制度保障。

再者,世界一流大学崇尚自由,鼓励学生大胆探索。19世纪的柏林大学在教学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课程无必修和选修之分,只规定最低限度的修习门数,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其他各种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可以任意转换学科专业也可以随意转到则的大学去学习。

剑桥大学也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宽松自由的环境能极大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4、应该培养有全面智慧

广泛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

一流的人才不仅是所从事领域的专家,更是具备广博知识、优秀品质和有着人文关怀的“社会人”。

1892 年微耳和担任柏林大学校长时强调,教师与学生都不应忘记,大学的学习具有远大的目标,即一般科学的和道德的修养,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学科专业不断分化发展,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在新的背景下成为大学面临的新挑战。通常很多科技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是无用之用,而很多人文学者对现代工程技术的智慧也缺乏欣赏。

如何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建立起富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平衡关系,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经谈到,“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

首先世界一流大学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教学制度上对学生选修科技和人文课程有着明确规定。 例如斯坦福大学 。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世界一流大学坚守了古老的自由教育的精神,通过通识教育和任意选修制度,为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人格和个性的自由塑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专业化是时代需要,但专业化解决不了个别人类和社会问题,尤其是人类的精神和道德问题。人类文明的传承,需要人文教育的继承与拓新。

麻省理工致力于培养实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其推行的,并非狭隘的科技教育。

工程学院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大的教学单位 ,其科技教育立足于全球化挑战的视角,将专业教育置于广泛的人文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能够从价值、伦理、生态的角度,思考工程学中的技术问题。

跨学科专业教育是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新尝试。比如,牛津大学开设了“科学和经济学”,“物理和哲学”等专业旨在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5、正是开放与英才教育

促成了我们大学的伟大

世界一流大学誉满全球,其开放的品格是成就卓越的重要动因。

首先,一流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世界一流大学看来,只有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哈佛大学以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题展开讨论,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世纪专业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也曾表述了自己的使命:“麻省理工学院的使命在于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增进知识培养人才,以便在21世纪为国家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

斯坦福大学在海外创办分校,为学生赴国外学习提供便利。

另外,世界一流大学还大量聘请国外项尖学者,招收海外优秀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师生来源构成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还积极开拓国际教育交流与学术合作。学术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的大学,更需关注知识的前沿发展动态 。

牛津大学与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保持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经常与它们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学术讲座。

再者,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但有助于促进学术的国际交流,而且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构建国际化的教育平台。将人才培养置于一个充满国际元素的教育体系之中。

1993年斯坦福大学有来自96个国家的3000多名海外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打造了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的学术环境,搭建起了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仅意味着吸收外来的信息与资源,同时也还包含对外输出知识和价值观。 麻省理工学院将“新知识应及时与世界分享”作为国际划时代的教育原则,将其2000多门课程的主要材料放在网上,让任何需要的人随时获取,不管他们身在何地。

这些理念是世界一流的共同经验、是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思想结晶。

同时我们也发现,每所大学依然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建设一流大学,他国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套用。

我国要向数千万人口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是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实践。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断然无法完成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

德育包括哪些内容?

德育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集体主义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4、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6、自觉纪律教育:指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其履行《学生守则》。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使他们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活直接有关的法律,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并以其为指导,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教育。

9、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扩展资料:

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育

我国学校德育五大内容是什么?

我国学校德育五大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其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其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其三,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其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山东理工大学厚德突出了什么教育理念?

山东理工大学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

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

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历史沿革:

山东理工大学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1958年,升格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1990年,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

1998年,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淄博大学、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淄博市职工大学、淄博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组建为淄博学院。2002年,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合并成为山东理工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山东理工大学-简介

什么是学校德育理念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是职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用主体性德育观指导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与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提高他们的判断、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点: 1、以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为主向。即重视学生主体人格提升,强调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以挖掘潜能,促进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遵循德育共性与个性、点与面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层次性、能动性、差异性,因材施教,既注重群体性道德水平提高,又彰显学生个性,使每个人都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主体。 2、在尊重、平等、民主中促进学生整体性进步。即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个性、隐私与尊严等;要放弃居高临下的状态,不把学生当作“道德条目的容器”,而是朋友一样平等对话,进行真诚精神交流。使学生能在民主氛围下自觉、自愿地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 3、在自主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内求自塑。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承担着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分析、比较基础上自主选择或拒斥一定道德价值的任务。其职责在于创设一种真实而深刻的道德激励境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在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顿悟中找到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德育课及其他课程教学、学校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为学生的自主教育提供了丰富土壤。 把教师主体性发挥纳入到学生主体性发挥轨道,更多强调在教师主体主导中开发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构成了现代的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   二、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职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前提 1、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要求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去年教育部等 7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快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这里的“服务”包括为促进发展服务和为就业服务两大任务。促进谁发展?既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宏观发展,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人生与事业的发展。服务的内容则是满足包括广大职校生在内的受教育者就业、再就业的培养培训需求。我国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的战略举措,对职校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单纯的掌握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培养职校生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成为职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因此,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起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职校作为学生“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空间。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成为职校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社会化过程中职校生思想、行为上的新变化要求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认识上呈现多元性,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职校生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主体意识增强,权威意识减弱,不愿被动地接受外界劝告和他人批评,更多的认可切身体验;求新求异,追求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更多地关注事物的实际效果;渴望独立与平等,但由于阅历与认识的限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未来前途的不安,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除少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外,职校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将面临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职校生在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有过硬的综合职业能力。然而,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许多职校生并未确立完整的目标,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点。而欠缺为成就自己人生服务的强烈意识,成为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只能奢谈。 唤醒职校生努力成才,以“成功者”心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主体意识,用德育拓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成为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客观实际要求。 3、中等职业学校激烈的生存竞争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受持续“普高热”影响,职校生源质量下滑,其主体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弱势学生群体。这种现实造成职校在管理、教育精力投入相当甚至过之的情况下与普通高中最终社会影响上的失衡,挫伤了一部分职教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而一些职校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定位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好没有完全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上缺乏活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手足无措。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职校“要坚决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 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庭怎样才会满意?学校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足?答案只有一个: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 这样,就要求职校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德育课灌输道德知识、只抓理论学习不抓活动训练与体验、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途径创新不够等状况,确立起主体性德育观。 三、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 1、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在职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职校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渠道。特别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德育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或再现对其道德品质培养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的重要环节,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靠教师讲授传递给学生,是道德知识传输的主要途径。在这个环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应达到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产生活跃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的欲望。而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也会有意无意的在其他各科教学中搜寻和验证这种情绪,因而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也要渗透德育内容,使德育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盐”与“汤”的关系得到实实在在的确立。同时,现行德育教材的编写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其指导职校生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德育课的育人主阵地地位。这种地位不是虚的,需要在运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要更新德育课教学理念,把课程作为职校生的生活过程来把握,在积极进行课内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模式等改革的同时,向其他科目和课外拓展,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起来。

返回
顶部